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10月,我国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后,将对接于空间站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 随着去年我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相关资料图)
国外有识之士,如星舰计划搞得如火如荼的马斯克也承认我国航天水平非常强大,2030年前完全可以实现载人登月。然而 在一众外媒中,《纽约时报》却非常嘴硬,声称国际空间站至少花了1000亿美元,而中国空间站只要80亿美元,一定是豆腐渣工程。
这纽约时报可不是什么小报社,它成立于1851年是美国最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报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报纸之一。它说的是真的吗?如果不是,为何我国空间站造价这么低,而国际空间站造价如此高昂?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简称ISS)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它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建造和运营, 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提出了"自由号"(Freedom)空间站计划,然而由于军备竞赛和石油危机,美国并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建立空间站。怎么办呢?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想了个众筹的法子: 美国出钱出技术,其他小国只要出一部分经费,就可以加入空间站项目,将来可以将自家宇航员跟美国宇航员一起送上天。
这对航天技术比较落后的一众小国来说诱惑力非常大,但这个计划一开始是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你美国霸道惯了,要是钱出了,你许诺的事情没兑现怎么办?于是大家都不敢投钱,一时间自由号空间站计划陷入停滞。
直到1991年红旗落地,苏联解体。原来牢不可破的联盟彻底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俄罗斯成为苏联唯一的继承国,然而这已经是一个新的国家。 作为苏联的“大儿子”,俄罗斯在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圈子里并不受欢迎。但这时作为苏联最大对手的美国抛来了橄榄枝:要不要跟我们一起搞国际空间站?
急需得到国际认同的俄罗斯立刻同意了这个计划。有了俄罗斯的加入,其他小国也不怕了,毕竟到时候美国若真不讲信用,也有个带头讨公道的俄罗斯了。 于是1993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纷纷加入,最后一共16个国家联合才有了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计划。 当时我国也想加入其中,然而美国人却直接拒绝,这也是我国决定自己搞空间站的原因之一。
国际空间站的初始方案是投入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出资一半,负责主要结构和舱体的建设。 俄罗斯出资30亿,负责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载和生命支持系统,其他国家则负责一些较为简单的技术工作和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搞这些项目,经费是逐年提升的。比如著名的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该计划本来预计花费10年耗资50亿美元就可以搞定(1998年),结果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花了100多亿也没见水花。
国际空间站与之相比虽然建成,但在整个过程中耗费甚巨,仅美国的投入就超过1300亿美元,而俄罗斯也至少花费100亿美元,保守估计整个项目的造价在1500亿美元左右。 有人要说了,就算是货币贬值等元素导致经费增加,但人家原本的预计经费也要500亿美元,这也比我国空间站花费多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国际空间站太大。 国际空间站的整体构造包括多个组件和模块的组合,其总质量约为420吨,长度约为110米,宽度约为88米,高度约为20米,包括核心模块、实验室模块、舱段模块、航天器停靠口、太阳能电池板等多个组成部分,巨大的体量使其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项目,涉及到多国合作和多个模块的设计、制造、发射和组装。 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和生产高科技设备、太空探测器、运载火箭以及各种舱段和实验设施。要解决太空环境中的重力、辐射、真空和温度等问题,确保空间站的可持续运行和宇航员的安全,都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技术。
此外,国际空间站在初步建成以后,还需要持续的运营和维护,包括航天器的发射和返回、宇航员的交替轮换、补给物资的运输、设备的维修和更新等。 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用于发射系统、载人和货运飞船、航天器的维护设施、宇航员的培训和生活保障等方面。这些都是要计算到项目花费中去的。
同时由于国际空间站是多个国家合作的结果,涉及到各国之间的协调、合作和资源共享。 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协商、签署合作协议、制定共同的标准和程序,并确保各国的利益得到平衡和满足。管理和协调国际合作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也无端增加了成本。最后导致整个项目花费巨大,而且随着常年的使用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空间站也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 据NASA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消息,预计在2028年就会停止使用国际空间站,并在2031年将其摧毁回收。
其实我国空间站的具体造价仍是一个机密。纽约时报的说法主要来自于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某次采访中的回复:天宫空间站造价不会超过80亿美元。天宫空间站造价为何远低于国际空间站?其主要原因就在整体的体积上。
天宫空间站事实上是一个小型的空间站,在去年年底完成T字构型建造后,舱内空间也不过110立方米,而国际空间站则是916立方米。 即使未来全部建成,整体也不会比现在大太多,设计的总吨位为180吨,而国际空间站重达420吨。因为小型的结构,使得建造的成本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技术的进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天宫空间站使用的太阳电池发电效率、储能效率都更强大,这意味着我们能用更小的体积办更大的事,这为我们的整体建设缩减了成本。 我国利用了近些年的科技发展成果,将实验室精简后却并不影响性能,在实验舱内有16个专用实验室和7个空间柜,实验能力与体积庞大的国际空间站不分上下,某些实验室的技术水平甚至比国际空间站更高。
此外,天宫空间站的设计是能长期驻留3位宇航员,短期驻留6位宇航员,这个承载量远低于国际空间站,但对我国来说完全够用,甚至还有余地同友好国家分享。 较低的承载量使得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运维费用, 据了解国际空间站每年运维成本约为亿美元,而我国空间站的运维费用只有他们的15%左右。
这些年我国的航天发展是一步步踏实走过来的。这离不开当年美国人带给我们的技术震撼,一个50多年前就能登月的超级大国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但正是这些差距,激励着我国航天人奋力追赶。从杨利伟进入太空,到如今空间站建成,我们正一步步追赶甚至超过美国的技术水平。
然而与美国人不同,我国的空间站是独立建设,却无私地向世界开放。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组织、学术机构等,都可平等参与。这是一个大国责任与担当,也是我国为探索宇宙奥秘、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贡献。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