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 > >正文

大河奔涌见证检察担当

大河奔涌见证检察担当
2023-08-11 17:15:30 来源:正义网

今年7月8日,吕梁市检察院和兴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现场监督相关行政部门拆除影响黄河行洪安全的违建设施。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奔腾不息的黄河流经“几”字弯的右臂膀,宛若一条巨龙,在山西境内蜿蜒前行近千公里,穿过19个县(市),形成无数气象万千的黄河胜景。


(资料图片)

黄河宁,天下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黄河、念兹在兹,走遍黄河流域九省区,四次考察山西,对黄河中游保护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他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明确要求,为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近年来,山西检察机关主动融入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认真贯彻党中央、最高检和省委部署,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推保生态、护安全同步发力,为守护黄河长久安澜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三级联动,大检察官带头啃下“硬骨头”

峰峦叠嶂,林木蓊郁,溪水潺潺,这是黄河“几”字弯赠予吕梁山脉的耳目盛宴。

地处吕梁山脉关帝山林区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河中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山区充足的雨水和丰富的林草资源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放牧条件。

多年来,保护区一带大量无序放养牛马羊等牲畜,远超林地承载力,导致草场、牧坡遭到破坏,亚高山草甸明显退化,部分草场甚至出现山体裸露,随之而来的是水土流失,部分河流出现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其中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的一级支流文峪河水质受到较大影响。

2020年9月,山西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在履职中发现上述问题。检察官调查了解到,虽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在重点地块林缘周边、重要路口等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围栏或拉铁丝网等方式开展禁牧工作,当地政府也曾出台封山禁牧制度,建立人畜分离牛场等方式加以治理,均收效甚微。保护区环境资源处于长期受损状态,其整改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环境、资源调配等多个维度,跨涉近30个乡村,直接触及山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诸多民生问题。

“难办的案子我来办!”山西省检察院检察长杨景海听取线索汇报后,强调要站在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办理该案,当即决定担任该案主办检察官,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2020年10月,山西省检察院成立大检察官办案组,针对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无序放牧破坏环境资源问题作出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决定。同年12月,杨景海带领办案组赴保护区现场调查核实,围绕案涉公益侵害问题与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养殖户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确定了“统筹民生和生态两个方面”的“安土息民”办案思路。

2021年1月和2月,山西省市县三级检察院先后按照省检察院部署,立足同级监督,向相应行政机关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共计9件。行政机关均依法按期回复并立即着手整改,及时反馈整改进度。距诉前检察建议发出近半年,办案组再赴保护区跟进整改,核实行政机关反馈整改情况。

历经两年持续跟进监督,检察机关推动行政部门不懈整改,投入2.6亿余元,恢复湿地645亩,封山育林6700亩,疏浚河滩150亩,新建堤防、岸坡防护22.61公里,清淤整治河道22.35公里,种植饲草2万余亩,建设人畜分离工程40余处,保护区无序放牧得到全面遏制,禁牧休牧轮牧全面实施。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黄河山西段占黄河中游河道80%,是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和黄河保护法的施行,山西省检察院推出了一揽子服务保障黄河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联合省高级法院等八部门出台《关于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协作的意见》,推动形成“行政执法+刑事打击+检察监督+司法审判”的协同共治格局;同省河长办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有效衔接,提升河湖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2019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打击危废环境违法犯罪、汾河流域污染整治、黄河流域非法采砂及促进水土保持等20余个专项行动,办理相关案件3.4万余件,批捕1280人、起诉2511人,2.7万余亩林地耕地草原得以修复,千余公里河道恢复畅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杨景海先后带队深入运城、临汾、长治、太原、晋城等沿黄地市调研,探寻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求精”之路,研究推动与水利部门共同开展水资源保护、河湖安全保护专项行动,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建立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为深化黄河流域生态检察保护营造更加优良协作协同环境。

检察巡河,“穿针引线”破解土地复垦难题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泥带沙,素来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被誉为“华北水塔”,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了减少入河入库泥沙,让黄河再现清波,近年来,山西因地制宜开展了多项治理工作,尤其是大力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严格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立足黄河中游区位助力“水土保持”,2022年3月,山西省检察院联合省水利厅部署开展“打击水土保持违法行为 保护黄河中游生态环境”专项行动(下称“水土保持”专项行动),突出强化生产建设项目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专项行动以来共立案700余件。

兴县位于黄河流域的中游腹地,吕梁山以西,是山西国土面积最大的县,也是黄河流经山西19个县(市)中最长的县,长达93公里。

当汽车行驶在伴黄河而行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只见蓝天白云之下,群山起伏,黄河蜿蜒,沿岸草木葱茏,似一幅美丽画卷。

“我们这儿的黄河非但不‘黄’,反而清澈碧绿。”兴县检察院检察长赵鹏不无骄傲地对记者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省检察院与水利厅联合部署开展水土保持专项行动,当地县委、县政府持续开展河流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黄河沿岸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该院紧紧围绕相关工作,2022年以来,共办理水土保持公益诉讼系列案件74件,督促收回水土保持补偿费160余万元,推动黄河兴县段流域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复垦、占用河道、挖沙取土等问题的治理与解决。

正值盛夏,种植在罗峪口镇李家梁村王化滩黄河河道内的玉米长势喜人,叶子翠绿欲滴。

“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我县合作杂粮产业战略项目中的鲜食甜糯玉米项目试验田。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严重硬化的土地。”罗峪口镇镇长窦娜翻出手机曾经拍摄的图片,展示着这片土地前后的巨大反差。

窦娜告诉记者,这片地曾是经行政部门审批,某企业为施工占用农民土地两年的临时用地,工程完工后必须复垦复绿,然而2020年工程结束后,这块地已经硬化。

“复垦复绿难度非常大,企业不愿意做,老百姓也干不了。”两年来,罗峪口镇政府几经协调,仍难以推动解决,直到检察机关介入发挥公益诉讼“穿针引线”的作用,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和个人,明晰职责,达成共识,最终破解了这一难题。

2022年4月,兴县检察院在巡河中发现,位于王化滩黄河河道内(基本农田)遗留大量建筑垃圾与一处砖石结构房屋,硬化土地50余亩,立即使用摄像机高清拍摄、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对现场进行证据固定,并查明某企业项目完工后未按水土保持方案对生产建设活动中造成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且该项目整体未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随后,该院依照问题属性与行政部门职责,对兴县水利局未依法履职予以立案,并举行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检察官就案件事实、取证情况及法律适用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并就发出检察建议的可行性、必要性、法律依据及预期要达到的整改效果进行了公开听证。参会各行政单位对案件中涉及问题的具体情况作了说明,并就下一步整改工作一一表态。

听证会结束后,兴县检察院综合前期调查和听证情况,向各参会行政单位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监督,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最终,涉事企业于2022年6月足额缴纳了该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并将遗留的建筑拆除,清运了垃圾,恢复了地貌原状。

数据赋能,助力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水安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对黄河沿线地区来说,节水控水是一场深度攻坚战。

沁源,是黄河一级支流沁河的发源地,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全省主焦煤基地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取用地下水。

2021年8月,沁源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某煤矿连续多年超许可取用孔隙地下水,损害地下水资源情节严重,遂向沁源县水利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该局对涉案煤矿依法处理,并加强全县取水许可证管理和水资源执法检查力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收到检察建议后,沁源县水利局要求该企业实施节水设施改造,并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追缴水资源税,后成立专班监督企业安装节水设备。其间,沁源县检察院历时半年持续跟进监督企业整改情况,并于2022年2月实地核实发现,该煤矿投资400余万元改造管网,升级节水设备,超采地下水问题已整改到位。

办理该案过程中,检察官发现辖区其他取水用户还存在未依法安装计量设施、未依法缴纳水资源税费等现象,但涉及的取水用户数量众多、缴纳水资源税费类别繁杂,检察机关采用传统人工调查方式耗时长、效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沁源县检察院深入挖掘水资源保护案件背后的共性问题和一般特征,自主研发水资源保护类案监督模型,通过从水利、税务、行政审批等部门和自来水公司调取取水许可证数据、水资源税缴纳数据、市场主体数据和取水用户数据,进行数据比对发现线索。短期内督促行政机关收缴水资源税费200余万元,推动22家用水单位安装计量设施,多家超采地下水企业安装节水设施。2022年洗车、洗浴等特种行业用水量同比下降18%。

长治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殷利英介绍,该院将沁源水资源保护类案监督模型嵌入自主研发的“益+绿色长治”公益诉讼监督平台并在全市推广应用。辖区基层院将获取的数据梳理汇总后上传至模型,模型即可自动分析生成案件线索。同时,与行政部门积极沟通协调,推动相关部门每季度将数据上传至模型。

截至目前,监督模型共归集全市各县区税务机关水资源税缴税数据、取水许可证数据、城镇公共供水企业数据、取水用户市场主体数据,共计11850条,发现案件线索3714条,已实地调查核实线索691条,查证属实的线索582条,打包办理类案24件。

“长治检察机关水资源保护类案监督模型发现线索的准确率较高,为全省其他地区解决同一类问题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先行经验。”山西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杨慧侠介绍,参考借鉴沁源县检察院监督模型,山西省检察院依托省检察院模型开发管理平台构建的水资源保护监督模型,在全省推广应用取得实效,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黄河流域全流域推广。

截至今年4月,山西检察机关通过该模型发现线索4699条,打包办理类案39件。有效助力打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于黄河流域检察办案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卫星遥感技术对检察办案的支持优势也更加明显。”山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崔国红介绍,目前,山西检察机关正积极推进卫星遥感辅助公益诉讼办案,在全条线征集需求并组织培训,初步形成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立合作的工作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

黄河奔流,见证检察担当。杨景海表示,新征程上,守护黄河安澜,检察机关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与各部门“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同力协契”,以更优检察履职答好服务保障黄河国家战略新时代山西答卷。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作者:戴佳 吴杨泽 王鹏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