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比亚迪,正在大手笔加码研发与储能。6月15日,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在龙岗区开工建设。其中,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拟投资200亿元,储能产业园项目拟投资20亿元,投资额共计220亿。
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用地面积55.4万㎡,建筑面积144.1万㎡;比亚迪储能产业园占地达14.2万㎡,建筑面积38.3万㎡;加之此前已于2004年建成的总占地66万㎡的公司总部,截至目前,比亚迪仅在龙岗宝龙街道辖区用地面积就已超135万㎡。
(相关资料图)
这个体量有多大呢?我们可以找个参照物。华为终端松山湖基地,占地面积达到1.26平方公里,但容积率不高,建筑面积只有126.7万㎡,可容纳3万名以上的研发人员。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即“企鹅岛”,占地面积80.9万㎡,总建筑面积200万㎡,可容纳8-10万名员工。这意味着,此次比亚迪在龙岗宝龙的上述大手笔加码可以比肩华为和腾讯。
核心技术是竞争底气
实际上,比亚迪如此大手笔加码研发,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其掌舵人王传福是技术出身,此前多次强调“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出生于1966年的王传福,早在26岁时就因在电池领域的研究,被破格提升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主任。在创立比亚迪初期,技术亦是王传福最大的资本。通过从电池生产的核心技术研发着手,王传福开发出“夹具+人工”的人机协作半自动化生产线,打破了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产品的制造壁垒,总投资仅为传统生产线的几十分之一。王传福强调,比亚迪多年来一直保持对绿色梦想的坚守、对技术创新的执着,成为应对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底气。
如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王传福认为,在今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中,需要掌握的三种能力分别是“核心技术、战略方向、快速决策机制”。其中,核心技术是第一要素。王传福认为,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是一场技术革命,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才能活下来,只是做简单拼装的企业,活下来的概率很小。而此次投资的研发中心也是大手笔豪掷200亿。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集行政办公、研发、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世界显示度的研发中心,预计建成后将新增约6万个研发岗位。
加码储能与政策协同
与其全球研发中心一同开工建设的还有比亚迪储能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储能系统产能20GWh,研发人员超1万人,项目拟投资20亿元,预计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200亿元。相比汽车业务的光鲜和瞩目,比亚迪储能业务的知名度稍显“逊色”。其实,比亚迪是储能行业最早的探路者之一,已经在储能领域拼搏了16年,并且中国储能行业的每个突破性历史节点,都留下了比亚迪的身影。尤其随着比亚迪转战国内市场以来,近两年其在储能领域不断开疆扩土,无论是项目投标中标还是突破性产品都奠定了其在整个储能行业的“王者地位”。
截至2022年底,比亚迪新能源产品远销至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为国内外数百个储能项目提供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累计总出货量已超过14GWh,并保持着16年“0”安全事故的记录。今年5月,比亚迪重磅发布的刀片电池储能系统,又或将推动储能市场新一轮变革。
深圳作为比亚迪的大本营也是发展储能产业的沃土。数据显示,一向嗅觉灵敏的深圳创业者正积极投资布局储能产业,目前深圳储能企业已达6988家,注册资本超1662亿元,从业人员18.79万人,取得发明专利1.2万件。
这些数字背后深圳政府的各种支持政策助推是关键。今年1月,深圳《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储能产业全链条覆盖,对落地项目给予数万元到五千万元支持。
这里有个小插曲是,次月发布的正式文件中,资金支持细则不见踪影。不过,深圳市发改委透露,“我们没有删除补贴,政策导向没有改变,资金支持的具体操作办法、申报方案后续将以细则的方式发布。”5月8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第一批)。其中明确工业园区储能、光储充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6月13日,深圳福田区印发的《深圳市福田区支持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中也明确储能放电量奖励0.5元/kWh。
深圳是国内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新型储能产业正是近期深圳积极抢抓的“风口”领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深圳还将陆续发布支持储能产业的相关政策。而比亚迪或将成为深圳打造的“高端储能深圳制造”品牌的领头企业,为深圳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打造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添砖加瓦。
发布人:文涛关注索比储能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行业资讯!
关键词:【储能】【电动汽车】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