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临刑诗
【唐】郑颋
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
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
郑颋在隋末仕王世充为御史大夫,但是他厌恶王世充的狭隘和狡诈,不愿做他的官,每次议政总以有病来推托。武德三年(620),李世民围城时郑颋乞为浮图(僧人),王世充不允许,但他还是剃去头发,换上僧袍。王世充听说后大怒而杀之。临刑时,郑颋作此诗,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维摩经·方便品》僧肇注曰:“夫万事万形,皆四大成,在外则为土木山河,在内则为四肢百体,聚而为生,散而为死。”“四大”即地水火风。四大因缘和合而万物生,四大因缘离散而万物灭。除了四大因缘的聚合离散之外,万物虚无。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说“幻生还幻灭”。而世上“幻生幻灭”最触目惊心的,莫过于人的形体了。《大智度论》卷五十五曰:“众生如幻,听法者亦如幻。”众生的形体原本皆无,假四大因缘和合而成,四大离散,又归于虚无。所以诗人说:“大幻莫过身。”
“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人身既为大幻,根本就是虚无不实的,那么当然也就无人可求了。“安心自有处”,郑颐所谓的“安心自有处”,可能指掸宗的“不可得”为安心处。佛教以为有求皆苦,无求则安。既知“不可得”,不再有所追求,自心便也安定不动了。所以诗人说:“安心自有处,求人无有人。”人身虚幻,己身亦虚幻,尘世之上,根本没有真实存在的“人”,那便无所求了。求人既不可得,也就用不着再想求人的事情了,故此自己的一颗心也便安定不动,不再产生求人的妄念,以无心为最高境界,以不变随缘的态度去从容地面对一切了。
标签: